股票配资网址是什么用于科技创新、债务置换及补充流动资金
一场智飞生物(300122)和万泰生物(603392)围绕九价疫苗展开的攻防战,不仅撕开行业裂口,更暴露出国产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风险——依赖单一模式的企业,正被市场无情惩罚。
曾被誉为A股“疫苗一哥”的智飞生物深陷经营泥潭,市值从2021年5月的3500亿元高点跌至2025年7月11日的不足500亿元,股价自历史峰值231.19元/股暴跌至20.54元/股,累计蒸发86%。与此同时,万泰生物凭借国产九价HPV疫苗的突破,市值反超智飞生物,成为疫苗赛道新焦点。

智飞生物上市以来前复权周线图(来源:Choice数据)
智飞生物蒙眼狂奔:代理依赖暴露致命弱点
智飞生物的困境根源在于对代理模式的极度依赖。长期以来,公司超90%的收入来自代理默沙东的HPV疫苗,在风口期带来暴利,却在周期拐点暴露深层脆弱。2023年,公司与默沙东续签980亿元采购协议,押注HPV疫苗持续高增长,却未料到市场风向急转直下。
自2021年起,经济下行、“疫苗犹豫”情绪蔓延、公众对高价进口疫苗的接受度下降,导致接种意愿显著下滑。HPV疫苗销量骤降,智飞业绩断崖式滑落。2024年,公司营收260.7亿元,同比减少50.7%;净利润仅20.2亿元,同比下降75%。2025年一季度,营收仅23.74亿元,同比暴跌79.2%;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盈利14.6亿元转为亏损3.1亿元。西南证券(600369)研报指出,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从2023年的1042万支骤降至2024年的47万支,同比下滑95.5%;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从3476万支降至3114万支,同比下滑14.8%。

智飞生物2024年和2025Q1财报摘要(来源:Choice数据)
高利润的代理生意如沙堆上的塔,风口退潮,根基瞬间动摇。网友评论:“智飞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,默沙东一变脸,它就完了。”
库存堰塞与现金流枯竭:智飞的财务死循环
代理模式的本质要求智飞生物前置采购疫苗,大量预付采购款、囤积库存,导致资金链在需求骤降时陷入“买得多—卖不出—占用现金”的死循环。2023年末,公司存货余额90亿元,2024年末激增至222亿元,2025年一季度略降至219亿元,仍是沉重负担。网友评论:“智飞的存货如堰塞湖,稍有风吹草动就崩盘。”

智飞生物近五年存货变化(来源:Choice数据)
更致命的是,默沙东因库存积压于2025年2月暂停向智飞供货,预计停供持续至年中,直接切断其核心产品来源。社交平台上有网友锐评:“默沙东这一刀,等于断了智飞的命根子。”
智飞的“一票制”销售模式进一步加剧危机。该模式直接向疾控中心供货,减少中间环节,却拉长回款周期,导致应收账款高企。2023年末,公司应收账款达270.6亿元,2024年末虽大幅降至162.7亿元,仍处高位水平。

智飞生物近五年应收账款变化(来源:Choice数据)
2024年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-44.14亿元,同比骤降149.6%。为填补资金缺口,2025年一季度末短期借款激增至146.66亿元,加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.48亿元,短期有息负债合计148.14亿元,几乎是同期货币资金30.7亿元的5倍。2025年一季度,财务费用激增至6627万元,较2024年一季度的596万元暴涨超10倍。

智飞生物近五财务费用变化(来源:Choice数据)
为纾困,智飞计划发行60亿元公司债,用于科技创新、债务置换及补充流动资金。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,公司高管坦承对宏观变化和行业调整研判失误,公司当前确实遇到经营困难。网友评论:“智飞高管太乐观,误判市场需求,囤货就是自掘坟墓。”“管理层战略失焦,现金流断裂,高管难辞其咎。”
国产九价破局:万泰掀起价格战
就在智飞深陷库存与债务泥潭时,万泰生物凭借国产化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2025年6月,其自主研发的九价HPV疫苗“馨可宁9”获批上市,定价仅499元/支,约为默沙东九价疫苗(约1300元/支)的40%,直接点燃“价格战”。《柳叶刀·感染病学》2023年7月研究证实,“馨可宁9”在免疫应答和安全性上与默沙东产品等效,却以低价大幅提升可及性,全程接种费用从近4000元降至约1500元,9-17岁女性二剂次仅需998元。
这一产品不仅显著打破进口疫苗垄断,还重塑市场格局。截至2025年7月,万泰生物市值超越智飞生物,钟睒睒个人持股17.7%,旗下养生堂持股55.79%,合计持有73.49%股权,资本优势进一步巩固其战略地位。

万泰生物股权穿透图(部分,来源:Choice数据)
对智飞而言,万泰的低价九价不仅意味着竞争对手崛起,更直接威胁其高价进口疫苗库存的去化前景。网友评论:“万泰这一招太狠,智飞的库存怕是要砸手里了。”
抢市场还是赔利润?万泰逆袭下的隐忧
万泰的低价策略虽在资本市场掀起热潮,但其未来代价不容忽视。事实上,在“馨可宁9”2025年6月以499元/支(约为默沙东九价疫苗1300元/支的40%)正式上市前,公司业绩已连续承压。2024年营收仅22.45亿元,同比下降59.25%;净利润1.06亿元,同比下滑91.49%,创五年新低;2025年一季度更是亏损5278万元,同比下滑142%,与上年同期1.26亿元盈利形成强烈反差。

万泰生物2024年和2025Q1财报摘要(来源:Choice数据)
业绩下滑与九价疫苗上市无关,而是源于二价HPV疫苗市场的激烈价格战和需求萎缩。默沙东九价疫苗自2022年8月扩展至9-45岁年龄段后,显著抢占二价疫苗市场。中国疾控中心调查显示,64%的27-45岁人群和86%的16-26岁人群更倾向选择九价疫苗,导致二价疫苗需求进一步萎缩。万泰二价疫苗价格从329元/支跌至2024年山东采购的63元/支,毛利率从91.60%降至70.43%;销量下滑42.40%至904.9万剂,库存却增至3137.4万剂。
低价策略为万泰打开增量市场。然而,“馨可宁9”的低价推广势必压缩单位利润率,甚至还会“联手”默沙东九价疫苗一起压缩二价疫苗价格,加剧财务压力。
虽然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数据尚未公开,但2024年数据已显示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轨迹。智飞的代理产品(主要是HPV疫苗)收入从2023年的529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246.7亿元,同比下滑52.5%,其中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暴跌95.5%,九价下降14.8%。反观万泰,二价疫苗2024年仍保一定份额,且“馨可宁9”预计将推动2025年接种量增长15%-20%(中国疾控中心预测),有望抢占更大市场。
然而,竞争加剧正威胁万泰的先发优势。沃森生物(300142)、瑞科生物(02179)、康乐卫士(833575)的九价HPV疫苗已分别进入Ⅲ期临床或注册审批阶段,预计2026年起陆续上市。在前述2024年山东采购中,沃森二价疫苗中标价仅27.5元/支,预示九价疫苗价格战一触即发。加之万泰聚焦预防性疫苗,治疗性疫苗研发由养生堂集团负责,产品线单一使其抗风险能力较弱。若政策、市场偏好或技术路线生变,万泰或重蹈智飞覆辙,抢下定价权的同时,丧失利润权。社交平台已有网友担忧:“万泰现在风光,但疫苗行业瞬息万变,单一产品线就是定时炸弹。”
风口退潮后的真相:疫苗行业重构进行时
智飞与万泰的此消彼长,不仅是两家企业策略分化的结果,更映射出疫苗行业在风口退潮后的深层变局。智飞的危机源于对代理模式的过度依赖、对市场变化的误判及对资金风险的忽视,其巨额债务与库存如悬顶之剑,让管理层寝食难安。万泰的低价突围虽抢占先机,但盈利瓶颈与单一产品结构同样令人不安。
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9至45岁女性HPV疫苗首针覆盖率仅27.43%,远低于欧美67%,显示市场潜力与现实挑战并存。经济下行、疫苗犹豫、医保覆盖有限等因素持续压制需求,而国产化浪潮与技术壁垒并存的全球竞争格局,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。沃森生物、康乐卫士等企业的九价疫苗进入审批阶段,意味着市场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,价格战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中国疫苗行业亟需从依赖代理转向自主研发,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多元布局。智飞的教训警示企业:缺乏核心技术与战略定力,风口退去即是深渊;万泰的突围则提示,低价策略虽能破局,但利润与可持续性的平衡至关重要。
2022年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“加强疫苗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”。2024年,中国疾控中心进一步扩大“HPV疫苗接种进校园”试点,计划2026年全国推广,旨在提升青少年接种率。万泰已启动“馨可宁9”的WHO PQ认证,计划2026年前完成,而智飞仍依赖进口供应链,国际化步伐明显滞后。唯有在技术积累、产品结构和商业逻辑上实现动态平衡,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,企业才能在下一轮周期来临前,守住市场与利润的双重护城河。
新宝配资-股票十大平台-实盘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较上月增加0.8个百分点
- 下一篇:没有了